林志强 官方网站

http://linzhiqiang.zxart.cn/

林志强

林志强

粉丝:1407785

作品总数:57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林志强 1959年生,福建莆田人 1959年生于古田•福建莆田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专业分...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留言板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议价

国 画:议价元/平尺

匾额题字:议价

拍卖新高:未提供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林志强:在艺术的雅兴中追求科学

 

人们常说理工学校缺少文化氛围。相对来讲,理工科学生往往偏重逻辑思维,优点是严谨、有条不紊,这是科学本身的要求,但给外界感觉是比较呆板,校园文化氛围不浓。而艺术生所受的训练偏重于形象思维,感觉上比较活跃。这是学科的特点造成的。如果对理工科学生多一些艺术的熏陶,可以培养、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达到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统一,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


 

林志强 仕女图


艺术与科学是相通的

 

在我看来,艺术与科学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作为一名科学家,要考虑如何在科学中注入美的元素,并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常说,他在科学上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得益于小时候不但学习了科学,还学习了艺术,培养了全面的素质,因而思路开阔。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和工作期间,钱学森除了参加美国物理学会、美国航空学会和美国力学学会之外,还参加了美国艺术与科学协会。

 

他曾多次感慨:“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夫人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我们当时搞火箭时萌生的一些想法,就是在和艺术家们交谈时产生的。”科学和艺术是永远连在一起的,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开阔了思维方法。“正因为受到艺术熏陶,所以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

 

艺术与科学不能生硬地灌输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并不能靠生硬的灌输,而是在一个人学习工作的场景中,不断地运用大量视觉表现的东西,让艺术以一种自觉的表达形式,使其身临其境感受美。

 

我们会发现理工学科其实处处渗透着美,比如在显微镜下,分子结构非常美丽,放大之后就是一件很好的艺术品;比如建筑有厚重之美也有轻灵之美,有中式之美也有欧式之美。如果缺少必要的艺术审美熏陶,设计者常常更多考虑的是产品的性能,而忽略了产品的外观美感、舒适感,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产品的销售推广。

 

艺术家也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一面水泥墙壁,如果把油漆刷上去,由于水泥里面含碱,油漆会出现起皮等现象。如果请材料学院相关专家在水泥墙壁上先做一个涂层,艺术家在涂层上面进行相应的艺术创作,那么,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展现最大的美感,还可以保留更长的时间。这样公共艺术的塑造成本、创作成本就会相应地降低。


 

林志强 仕女图  


这样的美常常存在于身边,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艺术学科在理工科院校的担当艺术学科在理工科院校担负的责任是传递美,引导师生发现美,普及美的教育,提高人们的审美追求。正如前文所述,在从事本专业的时候,能够把审美元素结合到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中。

 

不仅如此,在一所理工科院校里,艺术学科还肩负着美化校园的责任。比如,机械学院的废旧机床是学院发展的历史见证,如果把相对粗笨的机械置身在一定的场景中,再设计一些点缀,就是公共艺术了。

 

我们可以尝试在理工科的学生中做小班化的艺术体验,也可以在全校范围做一个陶瓷艺术釉彩的体验馆,用体验和感受而非训练的形式进行美的熏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加合适。


 

林志强 仕女图  


也可请艺术家进校园与学生互动,这个互动不是收费式的专业培训,规定一定要上多少课时、达到多高水平,而是要让学生在业余时间、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来学习,从而培养他们发现美的眼光和感受美的心灵,培养他们不拘一格、不囿传统的思维习惯。

 

在我看来,体验馆的导师最好应该是由跨学科教学理念的教师担任,他们不仅懂艺术,还要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上绘画课,把音乐引入美术。印象派绘画出现后就产生印象派音乐,法国著名音乐家德彪西的印象派音乐就是看到印象派绘画后产生的,名为印象主义;其次还要有责任感,一个好老师更重要的是引导,其次才是课堂讲授。

 

艺术和科学之间可以相互反哺,我相信有了艺术的雅兴,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会在一种随遇而安、安贫乐道的心态下,追求无止境的科学精神。